
閃燈在商攝真是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十種出力、角度的組合有十張不同的照片 orz ,有沒有好心人可以幫我上堂課的 ... 啊,我不是要講這個,還是來開箱吧..
拆開箱子後該怎麼說呢 ? 應有盡有 ? 唉呀,買的是公司貨,附的就那些基本的東西嘛~~~要多沒有,要少了我們會翻臉當奧客.
噢,那麼說不完全正確,因為原版的 LX3 的皮套缺貨,該店為了讓我們有個「容器」,還附了一個LX「2」的皮套給我們應急,只是這個皮套裝不下LX3,害我們拿它不知該怎麼辦..
不清楚的小牌子上標的是LX3 的特色,Leica鏡頭,24mm超廣角, F2.0 大光圈,千萬畫素,3"的LCD大螢幕。可以看出他的鏡頭是凸出的,在打開電源還會再伸一根又粗又黑的鏡頭出來,所以如果要加保護鏡,一定得買它的套筒的樣子,但我有預感,加了套筒的LX3一定塞不進原廠的皮套中,不知道啦,拿到再說。然後鏡頭蓋是像GX200 一樣手動取下,有點麻煩,還好蓋子上有繫繩的孔,可以綁在背帶的孔上,就不用擔心蓋子亂丟會不見了。
正面來一張,相當古典的造型,女生可能覺得醜,但男生會覺得這叫專業感 :p 左右那兩片耳朵就是讓它塞不進LX2皮套的原兇,手把的部份不夠大,覆皮不夠多,不及P5100好握,我拿的時候都會很害拍一不小心就失手滑落. (那個 L 好刺眼 = = )
後面是一堆的按紐,很神奇的還看到AF/AE Lock . 小DC耶..
機頂也是一堆紐,多到放不下要擺到鏡頭上了(4:3 , 3:2, 16:9的切換紐以及對焦方式切換紐),另外閃燈的按紐是如同DSLR般,要開啟才會打開,所以不用擔心在偷拍時燈光燈背叛你啪嚓一聲跳出來跟你的被攝者說Hi,算是蠻專業的考量。另外還有閃燈熱靴讓你外接閃燈,可惜不支援我的SB800 (可以觸發,但必須用 M 模式手動調出力)
功能單的部份就不細述了,但選項之多叫人小小的嚇了一跳,EV調整、包圍曝光、ISO、白平衡、測光模式、重曝等等,一台小DC能設定的功能直追D70,只差沒一堆鏡頭可以換而已,注意,我說的是「沒有一堆」,而不是「沒有」喔,LX3還有望遠及廣角鏡頭各一可以選配,但小DC圖的就是個方便,就不要再幹我當初CP4500買一堆配件、鏡頭的蠢事了,要折磨自己,直接上DSLR吧 orz
講那麼多沒有用,還是來看實拍吧,小DC 最大的罩門大概就在夜景,先來看看先前R8拍的
再來看 LX3 的表現,雖然場景不同,但應該沒有太欺負R8, 但明顯細節要比R8好很多 ( 但R8只要一半左右的價錢)。另外這是在ISO 200 下手持以 1/40 拍的,看ISO200下的畫質似乎還可以拉高一點求取更安全的快門值。
吃飯時, ISO 200 , 手持 1/6,在防手振的加持下,可以很輕鬆地拍出成功的照片。(不過防手振這一點我來測可能不太準,我可以在無防手振, 快門 1/2 sec, 24mm左右的情況下取得堪用的照片),但F2.8 的景濚不夠淺,讓我以後要唬人多了點難度,不過DC與DSLR先天的結構不同,不太能在景深的這方面要求什麼。
之後到另一家餐廳用餐後就發現它有個小DC普遍都有的問題,太漂亮的LCD顯示的跟實際拍到的有差。以下是我們實際的拍攝結果
但我們在LCD上,以及期望中的結果是這樣,下圖是在PS中將亮度調亮100後的結果。
另一組比較照片
不過這個問題不難解決,將LCD的亮度調到最暗,再將拍攝EV值加1就可以得到LCD與肉眼接近的照片。
除了這個問題外,LX3 的對焦速度及準度也讓我不是很滿意,我們當初可是聽說LX2的對焦比 P5100好才丟棄 P5100的,結果LX3 在對焦時的速度會讓我感覺比P5100還辛苦,不過因為沒有對相同的物体做對焦測試,所以也只能說是感覺,說不定是我的錯覺,還好,在需要精細對焦的近物攝影,LX3提供的手動對焦相當的好用且準確,算是加減補回一點分,至於風景照,我想是沒有對焦上的問題,本來打算上個週末測的,但來個辛德勒...辛樂克攪局,只好這週看清況再玩玩了..
講到對焦,從R8開始試過 W300、P5100、NV24HD及LX3, 最讓我印像深刻的是NV24HD (它在台北市面的不普及度也讓人印象深刻 orz),無論何時你半按門它就「didi」回你合焦音,讓我一開始還覺得它在虎攏我,沒對上焦還硬給我合焦音,但事後檢查,還都在合核範圍內呢,真是錯怪它了。那為什麼不選它,嗯,它的介面太創新,不太好用 XD,它沒有十字紐或方向紐的設計,選項的選擇就在那兩排」型的按紐上滑來滑去做選擇,真的很創新,但對我而言,一根手指常常按到兩個紐常常按錯很痛苦也不習慣,加上親愛的PDA嫌它長的介於時尚與專業之間,所以,就,謝謝,再連絡啦~~~
Phew~~~ 總算結束快兩個月的試機生活,怎麼會正主兒不試,看熱鬧的人在試呢 :~~~
你問 Nikon P6000 ? 還好它還來不及出..哈哈